技术分享
教师资格学科备考资料: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整理有哪些呢?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!
一、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
金属性: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;
金属活动性:水溶液中,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。
注: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,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,
1、同周期中,从左向右,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,金属性减弱;同主族中,由上到下,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,金属性增强;
2、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;碱性愈强,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;
3、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(极少数例外);
4、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;
5、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;
6、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;
7、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。
二、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
1、同周期中,从左到右,随核电荷数的增加,非金属性增强;同主族中,由上到下,随核电荷数的增加,非金属性减弱;
2、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:酸性愈强,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;
3、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:稳定性愈强,非金属性愈强;
4、与氢气化合的条件;
5、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;
6、其他,例:
所以,Cl的非金属性强于S。
三、“10电子”、“18电子”的微粒小结
1、“10电子”的微粒
2、“18电子”的微粒注:其它诸如C2H6、N2H5+、N2H62+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。
四、微粒半径的比较
1.判断的依据
电子层数:相同条件下,电子层越多,半径越大。
核电荷数:相同条件下,核电荷数越多,半径越小。
最外层电子数:相同条件下,最外层电子数越多,半径越大。
2.具体规律
1)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(稀有气体除外)。
2)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。
3)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。
4)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。
5)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,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。
五、各种“水”汇集
1.纯净物:重水D2O;超重水T2O;蒸馏水H2O;双氧水H2O2;水银Hg; 水晶SiO2。
2.混合物:
氨水(分子:NH3、H2O、NH3·H2O;离子:NH4+、OH‾、H+)
氯水(分子:Cl2、H2O、HClO;离子:H+、Cl‾、ClO‾、OH‾)
苏打水(Na2CO3的溶液)
生理盐水(0.9%的NaCl溶液)
水玻璃(Na2SiO3水溶液)
水泥(2CaO·SiO2、3CaO·SiO2、3CaO·Al2O3)
卤水(MgCl2、NaCl及少量MgSO4)
王水(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∶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)
六、各种“气”汇集
1.无机的:爆鸣气(H2与O2); 水煤气或煤气(CO与H2);碳酸气(CO2)
2.有机的:
天然气(又叫沼气、坑气,主要成分为CH4)
液化石油气(以丙烷、丁烷为主)
裂解气(以CH2=CH2为主)
焦炉气(H2、CH4等)
电石气(CH≡CH,常含有H2S、PH3等)
四、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
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(HClO)和浓HNO3及Na2O2<
教育部:不准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 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 今年的6月将是一个特殊的毕业季,随着众多高效学子走出校园踏入社会,就业是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难关,尤其今年是首次毕业生规模突破1000万人次,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全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,就业竞争显得十分激烈。近日,教育部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,会议要求就业越难各地各高校更要克服疫情影响,开拓更多就业渠道,努力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完成就业,严格落实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,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、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。
对于应届毕业生,开通了核验渠道,毕业生可以通过登录学信网或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对本人的毕业工作走向核实和反馈,如果发现异常问题,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一一核实,严查责任并问责。
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的一年,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考量上就更要思路明确,不要盲目从众,选择行业、区域集中容易造成竞争激烈的场景。职业规划应从进校就开始思量,再结合毕业时的情况综合分析发展规划,围绕职业发展目标长期准备,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此外,毕业生在面试时,切忌一味包装自己,用人单位更多在意的是求职者的职业能力与素养,找到好工作是自身。